近来美国股市一路飙升,背后的驱动力无疑是人工智能(AI)的狂热追捧。这情形让人不禁联想到二十年前的互联网泡沫,因对新技术的过度乐观而导致市场被夸大。
当前,AI热潮、坚韧的经济状况以及强劲的公司收益,共同推动了标准普尔500指数创下新高,自2022年10月的低谷反弹超50%。与此同时,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自2022年底以来涨幅超过70%。尽管目前股票估值和投资者情绪尚未达到上世纪90年代末的巅峰,但相似之处显而易见。
如今,包括AI芯片制造商NVIDIA在内的一小部分科技巨头正如当年的“四骑士”(思科、戴尔、微软和英特尔)那样主导市场。
特别是NVIDIA,其股价在过去五年内飙升了近4300%,这让人不由得联想到思科在2000年达到顶峰之前的4500%的涨幅。
这样的历史相似性,不禁让人思考这波AI浪潮究竟能走多远,是新一轮科技革命,还是另一个泡沫的开始?即便如此,市场上仍存在担忧,担心AI驱动的繁荣会像互联网泡沫那样破灭。
现今的科技巨头的财务状况明显优于互联网时代的同行。投资者的看涨情绪等指标也未达到世纪之交
当年,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三年内涨了近四倍,但从2000年3月的峰值到2002年10月暴跌近80%,而标准普尔500指数也在同期下跌了近50%。尽管亚马逊等少数互联网股票最终蓬勃发展,但许多股票再也没有恢复。
富国银行投资研究所的高级全球市场策略师萨米尔·萨马纳(Sameer Samana)指出,AI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,没有人能预测哪些公司最终会胜出。当前,信息技术行业占标准普尔500指数总市值的32%,这是自2000年达到近35%以来的最高水平。而微软、苹果和NVIDIA这三家公司就占了该指数的20%以上。
尽管科技股估值较高,但与互联网泡沫高峰期相比,如今的估值相对温和。现如今的预期市盈率为31倍,而2000年为48倍。例如,NVIDIA的预期市盈率为40倍,远低于思科在2000年3月的131倍。
凯投宏观(Capital Economics)的分析师表示,目前的反弹更多是由稳健的盈利预期而非虚高的估值推动,显示出基本面更为强劲。
在互联网泡沫时期,投资者情绪更为高涨。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的调查显示,看涨情绪通常被视为高位警示指标。2000年1月,也就是市场见顶的几个月前,看涨情绪达到了75%。最近,这一比例为44.5%,而历史平均水平为37.5%。
虽然人工智能泡沫尚未确定,但许多投资者依然保持谨慎,担心如果美国经济继续强劲增长且科技股持续上涨,市场指标可能会更加紧张。JonesTrading的首席市场策略师迈克·奥罗克指出,泡沫通常源于真实、积极的发展,这些发展激发了人们的热情,并促使他们愿意支付高价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相关文章